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海客中国论坛 (http://www.cnhiker.com/bbs/index.asp) -- 情感天地 (http://www.cnhiker.com/bbs/list.asp?boardid=12) ---- 华山独臂挑夫10年3千次登巅 血汗养家感动网络(图) (http://www.cnhiker.com/bbs/dispbbs.asp?boardid=12&id=34397) |
-- 作者:flyer -- 发布时间:2010/6/10 10:06:41 -- 华山独臂挑夫10年3千次登巅 血汗养家感动网络(图) 华山第一险道“千尺幢”与地面几乎呈80度,何天武背着60多斤的菜,一只手还要拿着拐杖,只能艰难爬行。 华山独臂挑夫何天武的故事,这几天感动了网络,“你是真正的英雄”、“感动中国!”,网民们用最朴实的语言表达着自己的感动。 46岁的何天武自幼生在四川广元的大巴山深处,20年前,妻子因为过度操劳患病死去,留下两个儿子,和治病借的一大笔债。为了生存,何天武到河南当井下背煤工,遭遇塌方左臂被切除。被窑主用4000元打发后,刚强的他来到华山当挑夫,靠着苦难带给他的意志,在险峻的华山道上他已经挣扎了10年。10年来,他3000余次登临华山之巅。 记者了解到,最早向公众介绍何天武故事的是一名驴友,网名为“千篇一驴”,他真实地记录下华山之巅的感动。 “我的豫晋陕行动顺利结束了,回到家第一个向朋友们汇报的,是我遇到的一位堂堂的铁汉子——华山挑夫何天武。老何给我灵魂的震撼与冲击,是我近几年生活中最大的一次,从他身上学到的东西恐怕会影响我的余生,我的感受如鲠在喉不能不吐。” “和泰山挑夫一样,华山挑夫大多也是扁担帮,少数几个使用背篓的,一看就知是来自四川,在其他方面,如:一样的黄胶鞋、一样摔八瓣的热汗、一样风箱般的喘气、一样黝黑似铁的小腿,总之,你眼中的他们大都一样。我是在千尺幢下初次遇到何天武的,起初没发现他与别人的不同,直到需要攀铁链时才发现他竟然是一位独臂的残疾人!千尺幢、百尺峡、老君犁沟、擦耳崖,这些险要的华山路,正常人尚且胆战心惊小心翼翼,这位独臂挑夫背着沉重的背篓,是凭着何等的毅力和体能才在这华山安身立命?我放慢脚步,紧随他的身后,用我的相机拍下他和他的背篓,并观察他一步一挺,用一只手攀着铁链,艰难地在近乎垂直的峭壁上挣扎。” 当年,在矿难中受伤的巴山汉子回到了大巴山。为了养活家里,老何咬牙把孩子托付给年迈的双亲,拖着残缺的身子来到华山。 网友写道,10元办个挑山工的进山证,每个月用60元在山脚下租了一间小房,凭着自幼练就的背功,靠着苦难带给他的意志,在这华山道上他已经挣扎了10年。 1公斤货物背到西峰南峰挣6角,今天背了50公斤的水泵水管,30元运费,一年刨去4个月的淡季,天天早上6时起,自己烧饭,一步步在山道上挣命,下午傍晚下山,还得四处觅第二天的活,不怕苦,就怕没货可背。2003年一好心的游客送他一部旧手机,买了免月租的卡,人家有货就可以打手机叫他,省得多跑路了。每月能给家里寄200元,总算尽到为人父为人子的责任吧。 自从4年前老何被媒体报道后,他一下子成了当地的名人,并且还得到了陆陆续续的捐助。这突然而至的名气和十几万元的捐款,却让老何白了头发。老何说,自己觉得压力好大,有时候捂着良心问自己,为什么要这样麻烦别人,为什么自己不能把这些事情处理了? 好心人捐的钱和钱花在什么地方,老何都一笔一笔地记在本子上。他用那笔钱把父母的债还了,还让孩子在广东上了学,但他自己还是坚守在华山。 ▲非常值得敬重的一条汉子,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现在需要的正是这种精神。 ▲愿善良的百姓都能拥有幸福生活。 ▲老何,你很有志气!你是真凭自己的汗水吃饭,你的钱比那些贪官污吏来得干净。 ▲了不起,从老何身上,我看到了一种品格,一种毅力,而这正是我们伟大民族千年来最优秀的东西。感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