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海客中国论坛 (http://www.cnhiker.com/bbs/index.asp) -- 户外驿站 (http://www.cnhiker.com/bbs/list.asp?boardid=4) ---- 明天 我们还能上哪旅游 (http://www.cnhiker.com/bbs/dispbbs.asp?boardid=4&id=24009) |
-- 作者:flyer -- 发布时间:2008/8/25 8:51:59 -- 明天 我们还能上哪旅游 在听说西藏上榜全球十大旅游濒危地点后,很多驴友都表示,当西藏变得面目全非之后,哪还有激情再去。 事实上,已有很多驴友在去到一些景区发现那里跟几年前迥异时,就决定不再去。而几年前去过凤凰、近来又去的李小姐对当地的旅游环境颇为失望:那里商业氛围太浓厚了,完全找不到沈从文笔下的感觉,以后也再不想去了。 而对于有着“甲天下山水”的休闲城市桂林,有驴友既褒又贬地说:改造后的城市面貌确实比以前好了许多,但是要想在旅游中体会休闲的感觉,恐怕有点奢望啦。 旅行家李存修去过一次被誉为“蜀山女神”的四姑娘山,看到绿色丛中的黄色路带仿佛将那座神圣的山开肠破肚之后,就再也不想去了,“难道我们真的需要这样深入地去看美景,甚至不惜以破坏她为代价么?” 然而更有甚者,因为害怕破坏心中原来的美丽印象,而不想再踏上旅途。笔者一个热爱旅游的设计师朋友最想去的是香格里拉,却几次到了云南而没进去,“还是算了,听说已和《消失的地平线》里相去甚远,那么神秘的景致还是让她保留一个幻想吧。” 那么,明天我们还能去哪里旅游呢? 正所谓,让人心旷神怡、增长见闻的旅游,成也环境,败也环境。正如社科院研究员魏小安所说:环境才是旅游的生产力,而破坏环境无疑是阻碍旅游的发展。相反,生态环境越好,旅游的价值才越高;风土人情越是原汁原味,旅游资源才越有特色……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有很多人文资源,反而是因为旅游才保存得更加完善,比如藏族的歌舞、傣族的泼水节等等,还有一些民间绝学等,正是通过旅游的发展,才得以实现自身的价值,也拥有更高的民族和商业价值。更有甚者,因为旅游,一些已尘封经年的人文资源被挖掘出来,如湖北的三国古战场,因此也有了更多新的旅游资源。 然而遗憾的是,由于受巨大商业利益的驱使,人们往往忽略了“环境才是旅游的生产力”这个看似简单的道理;更遗憾的是,很多人打着旅游的旗号,不仅使得美好景致成追忆,更扰乱了当地人的平静生活。其中被誉为“世界艺术画廊”的莫高窟,就是在各种利益的背后,对她带来了不可弥补的破坏。这种原生态被破坏的例子近年也是不绝于耳。 当然,渴望欣赏美景的我们,既不能“急功近利”,更不可“因噎废食”——这个尺度的把握,当是一门很深的学问! 因为,只有环境美,才具有旅游价值。所以,保护和利用好前人为我们留下的旅游环境资源,对我们这一代人来说,任重道远。 到那时,面对大好河山、遍地美景,我们的问题恐怕就不是“明天,我们还能去哪里旅游?”而是“明天旅游,我们要选哪里好呢?” 来源:东方网 |
-- 作者:whiqpl -- 发布时间:2008/9/2 11:12:37 -- 发展了也就商业化了. |
-- 作者:cnhiker -- 发布时间:2008/9/3 14:32:34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