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海客中国论坛 (http://www.cnhiker.com/bbs/index.asp) -- 游记攻略 (http://www.cnhiker.com/bbs/list.asp?boardid=6) ---- 泸沽湖最详细自助游全攻略-走进神秘女儿国(图) (http://www.cnhiker.com/bbs/dispbbs.asp?boardid=6&id=5211) |
-- 作者:flyer -- 发布时间:2008/3/4 9:38:40 -- 泸沽湖最详细自助游全攻略-走进神秘女儿国(图) 泸沽湖风景区是国家旅游97中国旅游年十大精选旅游线之一。它包括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两大类,尤其是人文景观以其独特而丰富的内容,显明而突出的特征和深远的内涵,在全国乃至全球都具有唯一性和不可替代性,因而成为宝贵的世界文化遗产并具有重要的保存价值。如不可替代的湖光山色,古老原始的社会形态,淳朴独特的民族风情,原始神秘的宗教文化,如痴如醉的歌舞之乡,珍禽异鸟的天然乐园,为旅游开发提供了极其宝贵的资源。 被摩梭人称为“母亲湖”的泸沽湖,是泸沽湖风景名胜自然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背景,素有“高原明珠”之称。湖的水域面积达58平方公里,海拨2690米,平均水深45米,最深处90余米,透明度高达11米。湖中有五个全岛、三个半岛和一个海堤连岛。湖中各岛婷婷玉立,形态各异,林木葱郁,翠绿如画,身临其间,水天一色,清澈如镜,海藻花点缀其间,缓缓滑行于碧波之上的猪槽船和徐徐飘浮于水天之间的摩梭民歌,使其更增添几分古朴、几分宁静,是一个远离嚣市,未被污染的处女湖。 泸沽湖是由断层陷落而形成的高原淡水湖,摩梭语"泸"为山沟,"沽"为里,意为山沟里的湖。过去,这里地处偏僻,人稀少,自然环境破坏较轻,因此湖水异常洁净;虽然四周高山一年有三个月积雪,但湖水终年不冻,水体清澈,水质微甜,是我国目前少有的污染程度较低的高原深水湖之一,湖光秀丽四时变幻;早晨,朝阳初露,湖水如染,一片金红;太阳徐徐上升,湖周青山,倒映其中,湖水变为翠绿;夕阳西下,风平浪静,又成一片墨绿。夜色幽静,微风柔漫,星星闪动,让你如梦如幻。 泸沽湖不仅水清,而且岛美。泸沽湖四周青山环抱,湖岸曲折多湾,共有17个沙滩、14个海湾;湖中散布5个全岛、3个半岛、1个海堤连岛,一般高出水面15至30公尺,远看象一只只绿色的船,飘浮在湖面。其中,云南一侧的黑瓦俄岛、里无比岛和里格岛,成为湖中最具观赏和游览价值的三个景点,被誉为"蓬莱三岛"。黑瓦俄岛位于湖心,岛上树术葱笼,百鸟群集,是南来北往的候鸟、野鸭的栖息之处,也是昔日永宁土司阿云山总管的水上行宫,美国学者洛克也曾旅居于此,并在《中国西南古纳西王国》书中赞为"真是一个适合神仙居住的地方"。里无比岛与黑瓦俄岛相距3公里处在一条直线上,永宁土司安云山之墓即在此岛。岛上藤树茂盛,鸟语花香,建有经堂,红墙黄瓦,香烟缭绕,白塔倒影,平添几分神韵。里格岛位于狮子山下,是泸沽湖北缘海湾内一个美丽的海堤连岛,三面环水,一条毛石小路与海堤相通,环境十分幽静。岛上住有十多户摩梭人家,古老的术楞子房,都沿岛而筑,屋舍门窗面对水面,开窗即可垂钓,悠然如在仙境。 清乾隆年间所编的《永北府志》已将"泸沽三岛"列为胜景之一,文人墨客争相前往游览,咏诗作文赞颂。郡人谢秉肃的《泸湖三岛》诗云:"何处来三岛,苍茫翠色流。鳞胸吞海气,缭渺壮边障。叠幢临波动,连峰倒影浮。浦寒猿啸月,汀冷雁鸣秋。雨后烟鬓净,云中螺碧幽。乘搓如有约,即此是仙洲。"此诗生动地描绘了泸沽湖三岛翠色流淌、缭渺壮观、月夜猿啸、深秋雁鸣,以及雨后洁净、云中幽深的奇丽景致,泸湖乘船攀岛,如同与仙人有约,令人陶醉。 泸沽湖水清岛美山更灵秀。群山之中尤以格姆女神山为人们喜爱。格姆山,汉语称狮子山,位于永宁坝与泸沽湖之间,南北长8公里,东西宽6公里。南高北低,褶皱紧密,灰白色调鲜明,同名主峰海拔3754米,高出湖面1000米左右,酷似一头狮子,俯视着泸沽湖。"格姆"一词原是藏语,全称为"探览斯根格姆"。探览意为"通向涅馨移花接木之路",斯根意为"狮子",格姆意为"高大的女子"。摩梭人取"高大的女子"词义而称格姆山(女神山),并沿用至今。 格姆山雄奇、神圣,为泸沽湖增添了迷人的景致。山间古标橡树成林,云杉冷杉密布,多处清泉涌流,尤以山腰成片的小果垂校柏香树,别具观赏价值。在其西侧山崖上,有一溶洞,俗称"菩萨洞",每年都有许多朝山者前往洞中烧香拜神。洞口挂满彩色经幡,洞内厅堂迭出,岔道无数,宛若迷宫,据说有人曾在洞的深处听到过流水的声响,将一只小狗放入洞中,半月后竟从泸沽湖里游了出来。游览格姆神洞,可沿该山西侧一条蜿蜒山路前行,沿途树木葱笼,空气清新。游客既可一试登山探险的情趣,又可居高临下,鸟瞰泸湖、永宁风光。 泸沽湖里的动植物也十分独特。珍贵水生植物有波叶海菜花,为雌雄异株的水鳖科植物,长在1~5米浅水带,叶丛沉浸水下,黄蕊白花似繁星天落水面,既可作蔬菜,亦是湖上一大景观。湖中盛产鲤鱼、细鳞鱼,还有高原冷水性河湖特有的裂腹鱼。它的排泄生殖孔和臀鳝两侧,各有一排特大的鳞片,有点像裂开的口子,故名裂腹鱼。裂腹鱼是原始的鲍亚科鱼类,随着青藏高原的隆起、生活环境的变化逐渐演变而来,具有重要的科研价值。泸沽湖宽广的水面及其东南侧浅水沼泽,是黑颈鹤等珍稀水禽优越的越冬场所。为保护高原湖泊自然景观,湖周山地森林及湖中特有的裂腹鱼、波叶海菜花,云南省在这里建立了自然保护区。 泸沽湖的人文景观十分独特而又丰富多彩。包括了以摩梭风情为主体兼有其它相应民族的民风民情、原始宗教文化、独具特色的文化遗迹和多种趣闻传说等。在民俗风情中,摩梭人的风情更为珍奇。居住在湖畔的古老民族摩梭人,至今保留着传统的母系社会形态,他们生活在以女性为轴心的母系大家庭里,过着男不娶女不嫁的原始阿夏走婚生活。这在全世界都是绝无仅有的,因而有“人类母系社会的活化石”之称。这对来自现代社会受新式教育的人来说是充满了好奇心和吸引力。还有种种奇风异俗与摩梭人的原始婚姻家庭相并存。宗教、民俗、歌谣……构成一幅幅梦幻之中的画面,一个个解不完的谜。 |
-- 作者:flyer -- 发布时间:2008/3/4 9:38:55 -- 泸沽湖景区大体分为四个景区: 第一个景区 是泸沽湖及湖周边的摩梭村落这个区的旅游,一可看湖,二可看木楞子房和四合院,三可乘猪槽船游湖岛,四能在风情路上领略摩梭风情,五还可了解神秘的阿夏婚。 第二个景区 是秀美的永宁坝子,这有著名的扎美寺、者波寺和永宁温泉,在这可看摩梭人的藏传佛教艺术及悠远文化,还可了解历史上的摩梭民风。 第三个景区 是永宁老温泉再前行——著名的茶马古道的起点:拖岐村——利家嘴村——屋脚乡。这里由于不通公路,进出完全依靠骡马和徒步,所以原始的摩梭民居和风俗还保持着古老的传统。沿途风光大气磅礴而不乏秀美。峰峦叠嶂、云蒸雾绕、高山流水、峡谷森林缠绕交织,身临其景仿佛进入了时光隧道,回到了那遥远的恒古时代。 第四个景区 是从大嘴村徒步进入木里藏族景区,这里是风光丝毫不亚于著名的稻城亚丁风景区。 |
-- 作者:flyer -- 发布时间:2008/3/4 9:39:05 -- 旅游线路 一、云南段线路: 昆明——大理——丽江——泸沽湖 昆明——丽江:晚上20:00坐长途汽车卧铺第二天早晨7:10到丽江,119元/人 早上坐高快豪华客车约8-9小时到丽江,151元/人 飞机40分钟到丽江,530元/人 昆明——大理:火车(班次:每天9:0221:2622:3623:15行驶7小时左右) 30元/人(硬座),49元/人(软座) 大理——丽江:高快豪华客车约3小时到丽江,50元/人 丽江——宁蒗——泸沽湖 乘长途中巴车到宁蒗县城,23元/人,历时:3.5小时 在宁蒗县城长途车站就有很多前往泸沽湖的小车,20元/人,可以到达大落水村、里格村和永宁乡。 历时:2小时 乘丽江—泸沽湖专线车,早晨8:00—8:30发车,50元/人,历时:5—6小时(提前订位) 包出租车从丽江直接到泸沽湖,一般来回三天500-600元,单程300元; 二、四川段线路: 成都——西昌——泸沽湖镇(又名左所) 成都每天都有飞往西昌的航班,到西昌机票价格单程为460元/张 成都到西昌,火车12小时,40元/人, 西昌到泸沽湖车费70元左右,每天早晨8:30有一班。需时约6-8小时,全程265公里,均为高等级柏油马路,途中只有少部分地面为碎石路。沿路风光秀美。 攀枝花——宁蒗——泸沽湖 成都每天都有飞往攀枝花的航班,单程票价为570元,团队旅客每张400元。 成都到攀枝花,火车16小时,70元/人, 汽车前往宁蒗280多公里, 58/人,历时:7小时 宁蒗县城长途车站就有很多前往泸沽湖的小车,20元/人,可以到达大落水村、里格村和永宁乡。历时:2小时 在很多人心目中属于云南省,其实整个泸沽湖景区的2/3在四川境内。但因为种种原因四川这边的旅游开发与云南相去甚远。 从成都坐火车到攀枝花,需12小时左右,车费110元,到攀枝花后,坐长途车去宁蒗,需12小时,车费47元,然后从宁蒗坐中巴到泸沽湖,需3—4小时,车费20元。 西昌到盐源县150多公里,行车4小时左右。途中要翻越两座大山,最高海拔达4000米,沿途有彝族村落,但通常是数十里无人烟,好在还有美丽风光相伴。从盐源县到泸沽湖镇118公里,一直沿峡谷而行,以碎石路为主,正常行驶需3—4小时。泸沽湖镇至泸沽的5公里路况一般,20分钟左右可达。 1.西昌至泸沽湖镇的公路已经翻新通车,但仍应注意天气变化,小心行驶。 2.西昌至盐源县的150公里山路,人烟稀少,最好能有几辆车同行,切忌夜间行驶。 摩梭人信奉两种宗教:藏传佛教和原始的达巴教 在元代初期公元十三世纪(1276年)藏传佛教传入永宁地区,永宁泸沽湖地区主要是信奉红、黄教,现在藏传佛教已经摩梭本土化,与藏佛不同,喇嘛们平时只住在自已家里,逢有佛事时才到寺里去,摩梭人家里都有一个经堂,供家人日常朝拜,摩梭大家庭中如果有两或三个男孩,必送一个进寺院当喇嘛,终身供奉佛主,一般喇嘛是不能走婚的,但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永宁泸沽湖地区寺院主要有扎美戈寺,里务比寺、者波寺等,在美丽的谢瓦娥岛上出生了摩梭人自己的活佛——西藏第三大寺哲蚌寺的第五世转世措钦活佛——洛桑益史活佛,还有很多摩梭藏传佛教弟子到拉萨甚至到印度去学到“格西”等高位,摩梭人是最尊敬喇嘛的,每家以去拉萨为向往,以有喇嘛为荣,喇嘛在摩梭的日常生活和重大节庆仪式中起着重要作用。 在藏传佛教传入摩梭地区前至今,摩梭信奉一种原始宗教:达巴教,但喇嘛教占统治地位,比达巴教更普及,喇嘛教和达巴教在摩梭人的重大节庆活动中都起着必不可少的作用,他们共同存在,有机的互相渗透友好相处,两者都已本土化,但达巴无论从人数还是出席活动的机会及经济上,都有无法与喇嘛相比。 |
-- 作者:flyer -- 发布时间:2008/3/4 9:39:39 -- 历史及传说 母亲湖和格姆山 在摩梭人心中,泸沽湖是她们的母亲湖(“谢纳米”),狮子山是她们的女神山(“格姆”),所有大的东西都是女性的,这是摩梭文化女性为中心的生动体现;关于母亲湖和女神山,有许多动人、古老、神奇的传说。 传说一:格姆女神是一个聪慧美丽的姑娘,她有自己的私生活,她不仅与周围的许多男山神有"阿夏"(情侣)关系,而且与远方的男山神也有交往。有一次,一个远方的男山神急忙调转马头,马嘶鸣三声,格姆女神听到马的嘶叫声,便立即追赶远方男神,而远方男神走远了,只见山下踩出一个很大的马蹄印,妇神赶到马蹄印边,天已启明,就站在马蹄印边动情地哭泣,泪水哭满了马蹄印,变成现在的泸沽湖。远方的男神听到哭声,回头一望,万分留恋地撒了几颗珍珠和花种在马蹄洼的泪水里,于是变成湖中的小岛。花种漂到边上,发芽生长,葱郁茂盛,年年开出杜鹃等数十种鲜花。 传说二:传说在很久以前,格姆仙女要去远方走婚,而她的"阿注"(朋友)后龙牵着她的手一直依依不舍,最后格姆也一往情深,舍不得离开后龙而化成狮子山,格姆女神的百褶裙就变做了碧蓝色的泸沽湖。"阿注"后龙为了永远守侯格姆而化成了"后龙山"。狮子山上部有一天然溶洞,后龙山也有一特大而幽深的溶洞。两个洞,石笋、石帘、石幕、石柱,千姿百态,洞内厅堂造出,一层层、一套套,迥环曲奇有如迷宫,这可能就是"格姆"仙女与阿注后龙走婚的通道。千年来两山相望,二情相依,成为泸沽湖畔摩梭人"阿注"走婚的象征。 传说三:传说泸沽湖一带早先没有山,而格姆女仙经常和众男山神夜里从北方飞来湖里洗澡,谈情说爱,雄鸡报晓时又飞回北方。某夜,众男山神等候了很久,梅姆女仙姗姗来迟,他们正要嬉戏,可是雄鸡报晓,东方发白,他们飞不回去了,于是格姆便流落在泸沽湖畔,变成了现在的格姆女山;众男仙则簇拥在她的周围,分别变成了哈瓦男山、则支男山、阿沙男山等。还传说格姆女神很善良,她经常骑着白马(一说骑鹿)外出巡游,不仅保佑这一带的人畜兴旺,风调雨顺,五谷丰收,而且特别赐予妇女体壮貌美,婚姻幸福,子孙繁衍。又说这位格姆女神十分美丽,她与周围的男山神结交"阿夏"(情侣),过着自由的生活。每年农历七月二十五日是格姆女神的节日,各地山神都要前来聚会欢娱。 传说四:在很久以前,泸沽湖只是一块低洼的盆地,那里有九个村寨,周围都是莽莽森林,土肥草美,粮丰物盛,西面狮子山脚下的山岩下,有一个涌泉之洞,终年四季,清澈的泉水从这里流出;有个放牧的哑巴每天带着午餐粑粑在这里放牧,渴了就在这股泉水里喝上几口,有一天,洞里不出水了,他很奇怪,一看,原来是一只大鱼堵在洞口,哑巴抽出腰刀割下一块鱼肉烧着吃了,第二天,鱼身上被割去的地方又长复原了,从此,哑巴不再从家里带食物,每天割的鱼肉刚好够他一天的饭食,时间一长,村里人见哑巴不带食物出门,仍然长得红光满面,不禁感到奇怪,问哑巴却说不出来,便尾随他看个究竟,一见到洞口那条大鱼,贪婪的人们便想拖回家中享用,于是赶去了九架十八头牛,架上抬杆,用九根绳子设法套住鱼,拼命往外拉,鱼被拖了出来,但灾难也随之发生了:大水从洞口汹涌而出,顷刻间淹没了所有的村寨,也淹没了所有人畜,整个盆地成了一片汪洋,形成了今天的泸沽湖,这时唯有一个正在喂猪的母亲,见大水滚滚而来,她急中生智,把一对儿女放进猪槽,使这对儿女逃脱了灾难,得以幸存,后人为了纪念这位勇敢而智慧的母亲,把泸沽湖称为母亲湖,并一直沿用这种猪槽状的独木舟至今,就是我们大家游湖坐的"猪槽船"。 成丁礼(成人礼)的传说 相传,远古时代,这里的人和动物都只生不死。年代一长,坝子里住不下了。这时阿色笃(传说中主宰万物的神)决定要规定生命的年限。他告诉人们和动物要听他呼喊,谁应什么呼喊,谁就得什么岁数。一天夜里,阿色笃喊一千岁时,只有大雁听到;喊一百岁时,水鸭听到了;喊六十岁时狗叫了;喊到十三岁时,人们才从睡梦中醒来。人们感叹寿命太短暂了,一起去阿色笃求情,职权色笃听了人们的反映,最后答应去和狗商量能否和人对调寿命。狗听了勉强同意,但要人们供给它的生活物品。为了让人们永远记着这个人生的转折点,摩梭人便把十三岁作为人的新生命的开始。大年初一早晨,年满十三岁的孩子,要请舅父母或同族成年人帮自己穿戴。举行仪式时,举行仪式时,女孩站在火塘右侧,男孩站在火塘左侧,踏在猪膘和用簸箕盛着一袋白米上,向老人和在坐的人磕头。受拜的人要送礼给孩子,并由“巴达”(巫师或卜封者)用最美好的语言祝贺少年男女:“今天是好日子,太阳好,月亮好,星星好,什么都好,你穿上裤子(裙子)愿你长寿百岁,丰衣足食……” 锅庄舞(甲蹉舞)的起源 相传在远古时代,先民常受外敌侵袭,因此部落首领便发动本族人在村口的场坝上燃起一堆熊熊烈火,人们围着火堆跺脚呐喊,以造声势,终于打退来敌,获得了胜利,打退敌人后,又围着火堆唱歌跳舞以示庆祝胜利, 后来,这种习俗便沿袭下来,成为人们庆祝丰收,庆贺节日,祭祝神灵的舞蹈。 苏里玛酒 “苏里玛”即黄酒,是家家户户待客或自饮的必备饮料。苏里玛酒有饮料和低度酒的风味,色泽金黄,甘甜清洌,味似啤酒却胜过啤酒,酒度低,内含丰富的氨基酸、碳水化合物、维他命等到多种营养物质,晴天劳作后或旅途疲劳口渴,或在温暖的火塘边闲聊时,饮上数碗苏里玛酒,泌人心脾,令人容光焕发,精神倍增。酿制方法是将青棵、大麦、小麦、荞麦、稗子、玉米、谷子等多种粮食混匀,在大铁锅内煮熟、烤干,底层带锅巴味,然后盛于簸箕内待凉,并与摩梭妇女自采自制的酒药(内含火草、黄芩等几十种草药)混匀,装入篾制的发酵器“日卡”内,待有酒味散发时,再盛入酒坛内密封,十日左右便可启封,掺进格姆尼柯女神洞里的水,稍候用打通的弯竹管(摩梭称“则的”)吸出酒汁,盛于坛内即可饮用。放置多日,其味不变。 咣当酒 “咣当酒”,即白酒。制作方法是先把玉米、青棵、稗子(或谷子)等混合煮熟,加入酒曲发酵后,盛入甑子内盖严,在锅中加温蒸煮。其酒度低(约30度左右),味纯正,含有一种独特的芳香味。 |
-- 作者:flyer -- 发布时间:2008/3/4 9:40:00 -- 牛头饭 牛头饭的原料来于泸沽湖畔盛产的优质玉米,其糖分高,含大量蛋白质,营养丰富。制作时,先将玉米用石磨推成细粉状,筛后除去糠壳。再将适量的玉米面用冷水揉湿,揉湿后倒进木甑蒸半个小时后又倒出来在竹筛里用冷水搓散,然后再次放进木甑蒸,蒸熟后即可食用。该香味俱全,柔软可口,食后回甜无穷。娄地摩梭人用青娜曼安佐以牛头饭,美不可言。 猪膘肉 泸沽湖内丰富的水生植物及万亩草海,为当地人养猪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每年岁末,家家户户杀年猪,制成独特的“猪膘”,其形如琵琶,故汉人又称为“琵琶猪”。自古至今,摩梭人都喜欢制作猪膘肉,猪膘的多少标志着摩梭家庭的富裕程度。猪膘肉的加工、储藏方式独特,方法是把整个猪除头骨以外的骨骼全部剔除,内腌盐、花椒、辣椒、胡椒等调料,然后缝成琵琶状,冬季腌制,制成后可放数年而不腐,久者尚可作药用。猪膘肉味清香,肥而不腻。 酸鱼 制作酸鱼和烤鱼干是摩梭人的古老习惯,是泸沽湖畔的特产。酸鱼的加工是把半斤以下的新鲜裂腹鱼从背部剖开,去除内脏,洗净,用水将盐、糌粑面、大蒜微粒、花椒等调料混匀,拌上鱼,一层一层地放在陶坛里,每层鱼上再放上一层调料浆,装满坛后在坛口处放一层调料浆,装满坛后在坛口处放一层花椒叶或核桃叶,密封坛口,月余即可食用。酸鱼可直接佐餐食用,亦可炒后食用,或放上辣椒煮汤等,酸味独特,味道极美。 烤鱼干 烤鱼干是用泸沽湖特产的一种叫巴鱼的鱼,把鱼剖开或腹部切一小口,取出内脏,撒上盐,花椒和五香粉,置于火塘上或铁锅内缓慢烤干而制成的。食用时将鱼干在炭火上烤熟或用清油炸酥,味道香脆可口,是直接佐酒的祭品,用以煮汤则乳白色的汤汁香味浓郁,口感极佳,营养丰富。 花花糖 摩梭人凡有红白喜事,对来客除供上苏里玛酒、咣当酒、瓜子、果类外,还要供上花花糖、有花纹的米粑等花样别出的美味糕点。 花花糖的制作方法是将籼米、玉米、燕麦、黄豆、大米、苏麻、野苏麻籽等物用铁锅炒爆后,分别与青棵麦芽和玉米碎粒熬成的麦芽糖水混匀粘附加压而成,然后切成块状,也有两三种爆花混制而成,加以炒过的核桃肉。制成的各种花花糖,花色多样,又香又甜,各具风味,饮茶喝苏里玛酒佐以花花糖都回味无穷,也是赠客的祭品。 花纹米粑 花纹米粑是把米煮熟后,在碓窝里舂成糍粑状,然后在制有花纹的模子里制成粑粑,蒸熟备用。食用时用炭火烤热,常以此佐茶。 猪肠血米 摩梭人在杀猪后习惯在猪的大小肠内装上半熟米、血、盐、猪油、姜、蒜、花椒、五香等混合物,有的则装上荞麦、燕麦等,卷成圈后煮熟。食用时切成片,在铁锅里用少许新鲜猪油煎烤,佐酒,佐苦茶,味道鲜美。 酥油茶 酥油是从牛、羊奶中提炼出来的。提炼酥油的方法比较特殊.先将奶计加热,然后倒入一种大木桶里(高4尺、直径l尺左右),用力上下抽打,来回数百次,搅得油水分离,上面浮起一层湖黄色的脂肪质,把它舀起来,灌进皮口袋,冷却了便成酥油。 制作酥油茶时.先将茶叶或砖茶用水久熬成浓汁,再把茶水倒入酥油茶桶,再放入酥油、牛奶、食盐(或糖)、花生、核桃、麻籽、生鸡蛋等用力上下来回抽几十下,搅得油茶交融,便成了喷香可口的酥油茶了。 泡梨 泡梨是摩梭人独特的一种泡菜。当地盛产多种麻梨,他们喜欢将这些适合浸泡的麻梨盛于陶坛内,按比例加上盐、白酒、姜、蒜、花椒和清水,密封一月余后食用,具有酸、甜、脆和浓郁的醇香味道,别具一格,是佐餐的美味佳品。浸泡时间长者,其味更佳。 金边白瓜子 金边白瓜子出自一种俗名为“吹皮瓜”的瓜,是泸沽湖独特产品,国内惟盛产于泸沽湖地区。瓜子白,皮的边缘有一圈独特的金边,粒大饱满,营养丰富。炒后食用,香脆可口,是接待宾客、赠送亲友的佳品,也是榨油的原料。 苹果 盐源是西南地区最大的苹果生产基地。拥有果园15万亩,现年产量达1亿多公斤,由于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盐源苹果具有皮薄、肉嫩、香、甜、脆的最佳口感和上市早的特点,以果大、色鲜、味美、无污染而博得广大消费者的厚爱。 香菇 香菇,又称磨菇。是青杠树经过数十年腐朽后,生长出的一种特殊菌,不仅蛋白质和维生素含量高,而且有大量人体所需微量元素。它以香味独特和营养价值高而成为筵度上最受欢迎的佳肴。 |
-- 作者:flyer -- 发布时间:2008/3/4 9:40:12 -- 摩梭人几乎全民信教。渊源于毕喳巫教的达巴教和元初传入的喇嘛教影响着摩梭人的日常生活,更是摩梭人的精神寄托。 达巴教 达巴教是摩梭人信奉了上千年的驱鬼除邪,祭祀祈福的原始传统宗教,达巴教既有巫的成分,亦有教的成分,达巴是摩梭人对自己传统宗教神职人员的总称,即达巴教的祭师。 达巴教是摩梭人的原始人多神教,相传因教祖叫达巴而得名。达巴口诵经和部分由摩梭原始文字符号书写的达巴卜书。达巴口诵经主要由师徒传承、口耳传承、世袭相传。达巴是摩梭人的巫师,掌握着摩梭人历史、文化、古典哲学、地理、天文、医学,以及部族世系祖谱、迁徙路线等。家庭中,凡逢过年过节、婚丧嫁葬、为死者灵魂归宗引路、主持成丁礼等各种祭庆礼仪,均由达巴主持举行。 达巴有三种:一种为查达巴,专为传授宗谱,为死者送到祖先发源地,主持礼仪;一种补达巴,专门主持祭祀;第三种汝达巴,主持死者的各种仪式。达巴没有寺庙,也没有统一的组织,在帮人诵经做法事时,不计较报酬多少,也不分贵贱。达巴的法衣法器有五福冠、飘带、梆郎鼓、铜钵、摇铃、海螺、巫棒等。 毕喳,是摩梭语,有鬼使神差之意,是更为原始的巫教和巫师。毕喳巫师的地位低于达巴巫师,在重大的祭祀活动中只能充当达巴的助手。达巴和毕喳都是由男子担任,通常都是舅甥传承和父子传承或师徒传承。 藏传佛教 于元代初期传入泸沽湖地区,是佛教在泸沽湖地区的称谓。藏传佛教传入这一地区后,由于政教合一的统治,摩梭人在信仰达巴教的同时,又信仰喇嘛教,两种教相互渗透,相互影响,凡有祭庆礼仪,都要请达巴和喇嘛来念经作法,他们既互相配合,又各自为阵,饶有风趣。由于摩梭人中,喇嘛社会地位较高,有儿子者多送入喇嘛寺中当喇嘛。喇嘛教在泸沽湖地区有黑、红、黄三教,寺庙俗称大经堂。较大的经堂有永宁、前所黄教喇嘛经堂和左所喇踏黑教喇嘛经堂,三地经堂每年都要定期举行喇嘛会,由于信教者众,喇嘛会便成了泸沽湖盛大的节日。 随风飘送的祈祷 进入泸沽湖,随时可见五颜六色的旗帜在山顶、山腰、山脚、树上、屋顶、庭院随风飘荡。再仔细一看,上面写满文字,风起时,到处的旗帜猎猎作响,仿佛是人们在诵读着祈祷。这些风中飘动的幡旗大体分为三种类型。一是插在木摞子屋顶上或房屋周围较近的树木上被称为“松巴达尔”的,通常是一至两面,长约一尺,宽七八寸。其上印有祈求神灵保佑家庭、水灾免祸、吉祥如意之类的经文。二是比较集中而成排地插在氏族公墓和离房屋较远的围墙内的旗子,长约三尺许,宽尺余,钉在一丈左右的细木杆上,摩梭人称为“达众”,汉意为丧旗。这种旗帜少则几面十几面,多则几十面,其上印有为死者超度亡灵,帮助死者渡过阴间一道道难关的经文。三是持大“索括库”的树枝上的旗子,摩梭人称为“日则巴”即山神之图。这种旗子大小约一尺左右,用一根麻线连成排,上面印有山神的图文。无论哪种旗帜上的经文靠人不断地吹动旗子,经也便随之不断地念。 |
-- 作者:flyer -- 发布时间:2008/3/4 9:40:24 -- 注意事项 泸沽湖景区景色美丽,景点比较分散,沿途路况比较差,旅途艰苦,须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并作好吃苦的心理准备 泸沽湖昼夜温差大,早晚温度较低,天气变化明显,紫外线强,请备足防寒衣物、雨具、手电筒、太阳镜、防晒用品、护肤用品、唇膏油以及常用应急药品,如:晕车、感冒、烫伤、跌伤、腹泻药等 多留一些机动时间,真正的泸沽湖不是你一二天可以领悟的 泸沽湖水温较低,哪怕在夏季游湖,长时间的侵泡也足以把人冻僵。 而且湖岸地形复杂,所以游客千万不要冒然到湖里游泳,以免发生意外 骑马需注意安全,必须由马夫牵方能骑,不能独自骑马,更不能骑马奔跑,险路和下坡路必须下马步行,否则很容易造成损伤 事先多准备一些现金,换好零钱(泸沽湖目前尚没有银行柜员机) 泸沽湖的建筑大多是木制,一定注意防火 保护好当地的生态环境,切勿乱扔垃圾 不准捕食野生动物 尊重当地宗教信仰、民风民俗,不要以城市人的心态及标准去衡量当地的条件 对于当地人的走婚习俗要表示尊重,切勿任意与当地人走婚 在摩梭人家访时应注意: 不能当着家人特别是老人面说一切关于性的话题 在火塘边时不能从别人前面走过 不能用脚踏在锅庄上 不能跨过火塘或在火塘前脱鞋 不能向火塘吐口水 吃饭时不能背对火塘 不能脚踏门槛说话,不能说脏话粗话 |
-- 作者:flyer -- 发布时间:2008/3/4 9:40:38 -- 交通线路 一、云南段线路: 二、四川段线路: (注:详情请参阅《线路导航》) 气候 泸沽湖全年平均温度在17度左右,夏季温度15-25度,冬季温度-3—18度 泸沽湖全年日照在300天以上,雨季为每年的7—9月 花季 一年四季鲜花常开,漫山遍野。 主要花季为:5-7月山杜鹃,8-9月向日葵,10-11月波斯菊。 门票 泸沽湖四川、云南进入门票均为41元/人,现役军人、残疾人、60-70岁老年人及在校学生,请凭有效证件购票,有5折优惠。1.30米以下儿童、现役伤残军人、70岁以上老年人、离休干部凭有效证件免购门票。 住宿 泸沽湖的住宿一般都是住当地摩梭传统木楞房客栈,一般为2—3人间,房价在40-80元/间/天,标准间房价大约150元/间/天。 通讯 泸沽湖沿湖都有手机信号,在云南段的大落水村和里格村有公用电话。泸沽湖云南段的网络铺设的比较早,大落水村有网吧,里格村的客栈酒吧一般都提供宽带上网服务,里格村的客栈甚至还配备了每间客房都具备无线上网的无线网络系统,提供数据转移,光盘刻录,扫描、打印传真等服务。 风光 泸沽湖景区在游客传统的理解和旅游公司的开发游览项目上就是环湖观光。但真正的风光应该分为二类:一是环湖景区,二是环山景区。 人文 了解神秘的阿夏婚 参观著名的摩梭祖母屋和摩梭木楞房、四合院 学习和观摩摩梭人的藏传佛教、达巴教等艺术及悠远文化,了解历史上的摩梭民风。 听摩梭情歌,学习摩梭传统的锅庄舞 品摩梭风味食品饮摩梭传统酒 来源:新华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