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海客中国论坛 (http://www.cnhiker.com/bbs/index.asp)
-- 游记攻略 (http://www.cnhiker.com/bbs/list.asp?boardid=6)
---- 云端上的街市/古羌王的遗都~ (http://www.cnhiker.com/bbs/dispbbs.asp?boardid=6&id=70)
|
-- 作者:沙漠
-- 发布时间:2007/5/16 17:33:22
-- 云端上的街市/古羌王的遗都~
来源:8264
首先感谢我的老破车,千里走单骑,居然不咳不喘...... 这匹可怜的老马啊.....还算乖! 第一天在松藩超速被罚金100大元.... 第二天抖坏了相机......损失惨重~ 小DC手机齐上阵.......收获还勉强! 先大概汇报一下行程: 3号早晨7:30出发, 行程三百多公里当天中午3点到松藩. 品回民清真大餐, 下午考察松藩古城及老民居. 宿松藩. 4号全天到牟尼沟, 回松藩品藏式火锅, 宿松藩.
5号上午探方川主寺和红军纪念碑. 中午驱车三百余公里至汶川探秘古羌萝卜寨. 晚宿萝卜寨. 6号全天考察萝卜寨, 深度感受古羌遗韵...... 因为尼康出了故障,拍摄全用小DC,心情极不爽, 所以决定提前回程.. 晚驱车150公里回家. 萝卜寨,我肯定还要来!!!!!!!!!!!!! 身体虽然疲惫, 精神都还亢奋~ 先说到这里
|
-- 作者:沙漠
-- 发布时间:2007/5/16 17:34:20
--
<萝卜寨的传说>
5日上午游了川主寺和红军纪念碑, 想一想还有两天游黄龙时间可能不够,也怕黄金周人太多, 打算至桃坪羌寨住上一两天,于是立马打道回程, 一路上一边走一边看地图, 松藩到茂县再到理县可至桃坪,全程近400公里, 弄不好只有在纹川住宿了. 心中有些着急,一路时速基本保持80码.
快到汶川时,快到七点了,电话联系朋友,得知附近有才开发的萝卜寨, 对于喜欢寻幽探古的我来说,萝卜寨最好不过!
离汶川几公里的地方,看到路边的一个碉楼和门坊, 萝卜寨到了,门票一人50元,讲了价,优惠到40. 险峻的盘山路,路况还不错,水泥路面. 一路小心又小心,老牛在几个地方用了一档才慢慢爬到半山平台的寨子上. 暮色中,停好车.跟着一个羌族小伙子又走了一里路,来到"云朵羌吧" 在羌吧点了几样野味,消费46元,办理住宿一人30元. 进餐时,羌吧的胡总和陈总过来聊了会天,打听到很多关于萝卜寨的故事.
萝卜寨,一个乡土的名字,却有着血腥的由来. 据说早年这个高山之颠的羌寨名为凤凰寨,富顺寨,老虎寨.....
清中期,羌王"王老虎"据险自重,拒交赋税, 利用羌寨迷宫一样的保垒(亦为民居)与官府抗衡, 引得汶川和茂县地方官兵联合进剿,最终山民大败, 男丁多被擒获,砍头如萝卜滚地 ----"萝卜寨"名由此得名.
今天的萝卜寨,号称"中国羌族第一寨", 又因为地处岷江河谷群山环抱半高山平台,地势险峻,故又被誉为: "云朵上的街市,古羌王的遗都".
萝卜寨,一个有着4000多年历史的古寨. 听说去年开始开发旅游,今年开始接待游人. 哈哈,还算是妙龄初绾,要是过几年再来...不知要变成什么样子呢!
羌吧的胡总遗憾的说: 你昨天来就好了,昨天明星赵亮都来了,一两百人!还搞了晚会,山民跳了半夜的舞! 我倒是暗暗高兴---昨天来不知有多烦闷!
晚上服务员的带领下,真的象在迷宫中穿行,左拐右转,全是黄泥的建筑,石砌的街巷... 偶有路灯处,总是有三五青衣白头巾的羌族老人坐在石阶上话家常. 在一户农家安顿下来,攀上独木梯上了屋顶, 只见满天的星星,山寨影影踵踵的建筑间灯火隐隐约约. 坐在屋顶平台的边缘平台上看星星,吃枇杷,听不远处的几个老人在叽叽咕咕聊天... 这份宁静,这份悠然....啧啧.....
正在心旷神逸间,突然远处传来阵阵锣鼓和钟磬之声,然后是或悠扬或激越的歌咏, 用镜头拉到最近观察,好象在一处空地有灯火,人群围成一圈载歌载舞... 这是正宗的原汁原味的歌声和舞蹈,这歌舞象是民间自发的. 而且,人群中多见白衣白头巾的人.........这半夜了...发生了什么事? 下了屋顶平台,走到巷道上问当地人,才知道那家的老人去世了~
多少知道一些羌人的习俗,知道羌人的葬礼必有三天祭祀的活动, 在这样一个古老的山寨,这才是一个可遇不可求的了解古羌文化的好机会啊! 急忙叫上小禅,打算摸黑去参加羌人的葬礼!
同行的的小禅有些战战兢兢,我问了附近的羌族老人,我们去看看,主人得不得不高兴? 老人们热情地说: 去得的!去得的!就怕你们找不到路...迷路的一个是哩! 正为难间,又遇贵人相助!
要知详情如何, 请听下回分解: <羌人的葬礼>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5-16 17:36:08编辑过]
|
-- 作者:沙漠
-- 发布时间:2007/5/16 17:34:41
--
萝卜寨的传说
5日上午游了川主寺和红军纪念碑, 想一想还有两天游黄龙时间可能不够,也怕黄金周人太多, 打算至桃坪羌寨住上一两天,于是立马打道回程, 一路上一边走一边看地图, 松藩到茂县再到理县可至桃坪,全程近400公里, 弄不好只有在纹川住宿了. 心中有些着急,一路时速基本保持80码.
快到汶川时,快到七点了,电话联系朋友,得知附近有才开发的萝卜寨, 对于喜欢寻幽探古的我来说,萝卜寨最好不过!
离汶川几公里的地方,看到路边的一个碉楼和门坊, 萝卜寨到了,门票一人50元,讲了价,优惠到40. 险峻的盘山路,路况还不错,水泥路面. 一路小心又小心,老牛在几个地方用了一档才慢慢爬到半山平台的寨子上. 暮色中,停好车.跟着一个羌族小伙子又走了一里路,来到"云朵羌吧" 在羌吧点了几样野味,消费46元,办理住宿一人30元. 进餐时,羌吧的胡总和陈总过来聊了会天,打听到很多关于萝卜寨的故事.
萝卜寨,一个乡土的名字,却有着血腥的由来. 据说早年这个高山之颠的羌寨名为凤凰寨,富顺寨,老虎寨.....
清中期,羌王"王老虎"据险自重,拒交赋税, 利用羌寨迷宫一样的保垒(亦为民居)与官府抗衡, 引得汶川和茂县地方官兵联合进剿,最终山民大败, 男丁多被擒获,砍头如萝卜滚地 ----"萝卜寨"名由此得名.
今天的萝卜寨,号称"中国羌族第一寨", 又因为地处岷江河谷群山环抱半高山平台,地势险峻,故又被誉为: "云朵上的街市,古羌王的遗都".
萝卜寨,一个有着4000多年历史的古寨. 听说去年开始开发旅游,今年开始接待游人. 哈哈,还算是妙龄初绾,要是过几年再来...不知要变成什么样子呢!
羌吧的胡总遗憾的说: 你昨天来就好了,昨天明星赵亮都来了,一两百人!还搞了晚会,山民跳了半夜的舞! 我倒是暗暗高兴---昨天来不知有多烦闷!
晚上服务员的带领下,真的象在迷宫中穿行,左拐右转,全是黄泥的建筑,石砌的街巷... 偶有路灯处,总是有三五青衣白头巾的羌族老人坐在石阶上话家常. 在一户农家安顿下来,攀上独木梯上了屋顶, 只见满天的星星,山寨影影踵踵的建筑间灯火隐隐约约. 坐在屋顶平台的边缘平台上看星星,吃枇杷,听不远处的几个老人在叽叽咕咕聊天... 这份宁静,这份悠然....啧啧.....
正在心旷神逸间,突然远处传来阵阵锣鼓和钟磬之声,然后是或悠扬或激越的歌咏, 用镜头拉到最近观察,好象在一处空地有灯火,人群围成一圈载歌载舞... 这是正宗的原汁原味的歌声和舞蹈,这歌舞象是民间自发的. 而且,人群中多见白衣白头巾的人.........这半夜了...发生了什么事? 下了屋顶平台,走到巷道上问当地人,才知道那家的老人去世了~
多少知道一些羌人的习俗,知道羌人的葬礼必有三天祭祀的活动, 在这样一个古老的山寨,这才是一个可遇不可求的了解古羌文化的好机会啊! 急忙叫上小禅,打算摸黑去参加羌人的葬礼!
同行的的小禅有些战战兢兢,我问了附近的羌族老人,我们去看看,主人得不得不高兴? 老人们热情地说: 去得的!去得的!就怕你们找不到路...迷路的一个是哩! 正为难间,又遇贵人相助!
要知详情如何, 请听下回分解: <羌人的葬礼>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5-16 17:35:39编辑过]
|
-- 作者:沙漠
-- 发布时间:2007/5/16 17:37:05
--
<寻梦四千年羌寨>
<寻梦四千年羌寨> 早晨早早起了床, 推开吱吱呀呀的木门,室内黑睃睃,外面居然大天光了! 这民居只有堂屋有一个小小的窗户,因为战争时要起到保垒作用嘛. 快八点了~街头巷尾三三两两的羌人开始背水了.... 超大的木桶,他们一早就要背足全家一天的用水. 这半山平台的山寨全是黄砂泥和石包,用水基本靠人力背---难怪不能淋浴~ 要是在夏天住个三五日,这日子还真没法过了. 再次攀上独木梯,上了耳房,再攀到堂屋平顶, 仔细观赏山寨风光..... 只见几百户黄泥建筑鳞次栉比,几乎占踞了整个平台的靠崖一侧, 东向是突兀的几峰高山,是为灵盘山. 平台西侧下望深不可测,岷江如一缕玉带在山下东西蜿蜒..... 回望来时的山道---不禁有些脚杆发软. 清风徐来,金乌初露,黄屋绿荫相间,炊烟袅袅飘散~ 万道金光从山顶斜射,雾霭中如道道舞台追光打照在这古老山寨, 这不就是一个古老民族生存的舞台吗? 几千年来,一代又一代的羌人在这群山之间的黄泥平台上周而复始的上演着一出又一出生息繁衍的舞蹈... 这舞蹈,或平淡如歌,或壮烈如诗,或喜或悲, 冥冥中不见导演和编导,这舞蹈却依着自然的秩序,井然上演~ 不知何时拉开的幕帘,也不知何时会有落幕..... 草草洗漱餐毕, 九点左右,兴冲冲开始在山寨瞎逛.... 这时,阳光已酒满整个寨子,很多老妇人坐在门前晒太阳. 老大爷们则抽着旱烟,在石板道上散步... 这山寨,据说民风淳朴,路不拾遗.家家基本上都还用原始的木锁(一种可以外面开合的拭插销). 逛来逛去,逛出些感受: 整个山寨没看到一只鸡!----是不是给游客吃完了? 寨子里也有比较纯正的土狗跑来跑去,或悠闲的躺在门前假寐...人来人往,居然不惊不诧, 走上前逗弄,也神态安详,眼神友善! 几千年来的人与人的和睦友善,这狗都失却了护家看院的谨慎和对陌生人的警惕! 逛了几圈,这屋舍间的道真有迷宫一般.这时,总有村民友好的指路, 偶有同路的羌人,也会闲聊几句.... 其间,走进几户山民家中"话桑麻",收购了几株兰草,看了好多稀奇~ 对整个山寨有了初步的了解,决定重点探访: 1.观景台,也是东岳庙遗址.据说和山寨的历史几乎相同. 2.龙王庙,古称白马寺,因为山民在此求雨,更名为龙王庙. 3.考古现场. 4.汉代石棺葬墓群.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5-16 17:37:52编辑过]
|
-- 作者:沙漠
-- 发布时间:2007/5/16 17:38:24
--
最后一天的考察,大泥坑故障了,小DC也没电了..... 只好用手机拍摄. 因为对东西汉的石棺墓葬群的现状感到无比的担忧, 所以先写这篇: <萝卜寨汉代石棺葬初探> 萝卜寨汉代石棺葬初探 到达萝卜寨的第二天,我用了不少时间探秘汉代石棺葬墓群. 石棺葬墓群位于萝卜寨南侧上山的公路崖壁上,当地政F立有保护性的碑记. 东汉墓葬群可见洞穴七八处,西汉墓葬群可见十多处. 其中西汉墓葬群保存相对完整,估计修路时破坏了不少. 这些暴露出的窑洞式墓穴多在路边. 而且没有采取仍何保护措施. 仔细观察了墓葬群及周围崖石,部份墓穴中尚可见片石砌筑, 但墓穴内是空的,墓葬外的泥石中,发现了一些散落的骨骸. 据资料载,这些石棺属东西汉(2000多年)的石棺墓葬群. 而且有的石棺可上朔至4000多年前.于墓葬中是否发掘出陪葬物件,不得而知. 在萝卜寨腹地,有考古挖掘现场,其实应该说是曾经在此挖掘的现场. 至此可见有六七个探方. 相信前来此处考古的专家学者应有专述问世. 但遗憾的是,对于这样的石棺墓葬群的保护工作有待大力加强, 就现在这样暴露于荒野之中,人人可去触摸踩踏....尤其是散落路边的骨骸.... 这样有历史底蕴的见证,这样难得的考古场所.... 这些墓葬究竟是什么人的墓葬? 族属关系? 当时的政治经济情况? 不论是否探询清晰,都应该得到很好的保护才好啊!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5-16 17:39:34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