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了你,这座城市等待了千年。”
不记得这句话最早是在哪里看到的了,只记得当时那种深深的触动忽然成为我的一个心结。凤凰,这样一个美丽的名字,我一定要去感受一下那想象中的清灵秀美、温情脉脉。
凤凰是一座坐落在水上的小城,水面很窄、很浅。和丽江相比,它过于安静和朴素,甚至不足为道。或许是由于近年来环境的破坏,水质也并不好,但仍未能破坏我这自小生长在北方的人亲水的情感。
其实,你说我太过文艺也罢,但是每次捧着沈从文的那本《边城》,总会让我浮想联翩。千年以来的清澈、美丽的河水,两岸的凤凰儿女隔水捣衣,隔岸传情。抑或泛舟江面,一路撑篙一路山歌,在夕阳的余晖下渐行渐远,不知演绎了多少痴心儿女的动人故事。
一个疗伤的地方
这次旅游路线已经被我一次次更新和敲定,资料翔实,准备充分。可临行前那天,我泡在旅游论坛里,不经意间看到了一个帖子:山山水水、吊脚楼以及人潮背后的寂寞……我忽然爱上了那个叫做凤凰的小城,立即关掉电脑,跑到图书大厦去买那本《边城》,重温旧梦。
于是,我在行程中临时增加了这个小城,特意选择在一个非周末的日子出发,为了躲开喧嚣的人群。一路上,我和旁边座位的情侣聊得酣畅,互相分享零食和心情,最终东倒西歪地倚靠着睡熟了。而他们恰恰在那座古城经营着一摊小生意,于是我就被他们带回了家,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
古城不大,只有几条街,加上那么几个拐口,我拿着手绘地图反复的兜圈,终于弄清楚了方向:“那是虹桥,往这边走就可以回到客栈,往这边走,可以看到很多酒吧和饭店。”向来是路盲的我,竟然也得意地给别人指起路来。
每天上午自然醒来,坐在店里晒太阳,或者上网,时不时还伪装一下卖货女,饶有兴趣地和游客讨价还价。中午吃饱了肚子,背上相机在城里转转,或者找个江边默默发呆,一壶茶或两罐啤酒。有人说凤凰是一个发呆的地方,你会发现时光很好打发,而寂寞竟然一点也不可怕:你可以疯狂地对着江水大喊大叫,可以对着游船上陌生的人群挥挥手打招呼,不理会旁人的眼光,只在乎自己的感受,那种感觉真爽。
和边城书社的傅老板聊天,他提起8年前的凤凰古城,很破烂但是的确很静谧。吊脚楼是古色古香的,沱江上很多妇女在捶打着衣服。没有现在这么浓的商业气息,安静古老,在群山环绕中虽然贫穷但却有着自己的清新和自然。是啊,此刻的凤凰早已不是《血色湘西》的那个时代了。
暮色渐渐下沉的时候,我穿梭在街头巷尾,空气里带着暧昧的咸香,那是苗家风味的腊肉、熏肉、酸豆角,一溜排开悬在店铺的墙上、顶上。随便找一家填饱肚子,然后开始逛街,那些店铺都有着古朴的名字,像“贾氏姜糖”、“张氏姜糖”、“熊氏蜡染”、“付记银铺”……
女孩子们常常会在某家店面就迈不开步子,不厌其烦的往身上带满环佩叮当,好看得扎眼。还有一群群的游客围观的姜糖作坊,那香辣扑鼻而来,有时候还会混在游客中间试试口味。一圈走下来,光是姜糖就吃了个半饱,口中带着意犹未尽的辛辣感。
有人说凤凰是一个疗伤的地方,仿佛感情在这里是那么猝不及防。这里的人不再有伪装,什么都无所谓,这一刻任凭感情肆意宣泄。一天的闲逛,从这头,走到那头,走过虹桥,走过跳岩,看着熙熙攘攘的行人,仿佛我很早以前就来过这里。累了,便蹲在一只狗或者一只猫的旁边,安静地看着眼前的风景。平日的生活离我远去,我只想在这里安静的沉沦。只有在这里,我才敢孤身一人深夜在小巷中穿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