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想起去稻城纯属偶然,习惯了每年暑假出游的我无法忍受呆在北京的寂寞。12年来,我已经涉足了中国大陆93%的省份,这两年每到假期我都会看着中国地图问自己:还有哪里可去?
一日,河河对我说,你知道吗,四川稻城的亚丁自然保护区被誉为最后的香格里拉!于是,在网上当了一堆资料仔细研究,买了车票就出发了。
在经历了深夜翻越二郎山、康定惊情、理塘高原反应之后,我们终于在离开北京的第五天到达稻城县。“亚丁旅社”除了干净便宜之外还有两大特色:一是那里的藏族服务员每天会用优美而嘹亮的歌声陪伴你,二是他们除了免费提供温泉水洗澡外,居然还用它冲马桶!在稻城,由于有充分的地热资源,家家户户都用温泉,那里是真正的“24小时热水”。
尽管同属康巴藏区,离理塘县也就百十来公里,但是稻城的藏族却羞涩有余彪悍不足。搭我们去日瓦乡(亚丁自然保护区所在地,离县城有110公里。)的藏族司机话不多,人分外腼腆,当他有听不懂或不会说的汉语时,他总是不好意思的笑笑。由于担心语言的问题而在车费上引起不必要的麻烦,我们请亚丁旅社的藏族服务员当翻译,不想,他的一堆藏语翻译过来竟然是:你们出发不用付钱,等过四天我接你们安全回到旅社后再付!
于是,我们高高兴兴地上路了。
亚丁的早晨
四川省级的亚丁自然保护区建立于1997年,次年稻城县才正式对海外开放,因此,目前知道它的人还不多,所以这里不会象九寨沟那样人山人海。稻城县旅游局在日瓦乡驻有“特派员罗大庆同志”,他负责安排游客的行程和马帮。为了保护这片“最后的香格里拉”,稻城县旅游局规定所有的游客必须徒步或骑马进入保护区,并且公路也只修到亚丁村。当我们在马背上颠簸了六个小时,摸黑到达一号营地———冲古寺的时候,又明白了一句中国老话:站着不如坐着,坐着不如躺着。虽然冲古寺只有旅游帐篷可住(且里面是钢丝床),但是对于一个都市坐车族来说,马背上的酸痛不亚于踢一场甲A,能躺下来就是幸福。
探险家?旅游者?
从冲古寺营地出发,我们象真正的藏民一样得意地骑马穿行于峡谷与高山草甸之间。经过近两个小时的行程,我们到达洛绒牛场。这是一片宽阔的河谷冲积平地,除了象绒毯一样细腻的草地外就是各种各样不知名的野花了。虽然海拔只有3800米左右,但是同行的女孩儿小娟还是高原反应吐得一塌糊涂。我们一个马帮(他是个村长,不过据传他们全村就九户人家。)的哥哥家在山边,于是我们决定把她暂时留在牛场,好好休整一下。看着我们要徒步爬山去牛奶海、五色海,小娟的眼泪刷地就下来了。我们忙“安慰”道:“别哭,哭了就不好看了,我们还指着拿你换马费呢。”
牛奶海、五色海同属高山小湖泊,且均在仙乃日的南坡,前者的海拔较低,因为湖底的山石为白色而呈现出乳白;后者在海拔4800米左右,因湖底的山石多样而折射出斑驳色彩。试想一下,在海拔4000米的高原攀行2个小时之后,猛然看见晶莹挺拔的雪山映衬在静静的湖面时是怎样的一种景致!
回到洛绒牛场时小娟已经能在草地散步了,我们问她怎么恢复得这么快?答曰:吃花椒。原来村长的哥哥抓了把当地产的花椒,让小娟就着酥油茶吃了,然后睡了一觉就好多了。大家一起在村长哥哥家吃了午饭(下午4:00多了),我们把方便面、火腿肠、压缩饼干等食品拿出来分享,同时也品尝到了我们从未见过的牦牛血肠、麦饼(荞麦、小麦、青稞混制而成)、酸奶酪。在回冲古寺营地的路上看着小娟越发好了起来,河河学着赵本山的腔调冲她喊:“考考你,得了高原反应呕吐怎么办?”答曰:“吃花椒!”
在磕别了三座神山之后,我们沿着湍急的溪流回返日瓦。山高林深,清水流碧,春天这里百花开遍,秋天黄红的树木点缀其间,这些全都是难得的天然美景。三天的亚丁之行就在马背上度过了。看见迎面走来的一个又一个游客我们终于明白,亚丁———最后的香格里拉从此不再仅仅是探险家的乐园,一些触觉灵敏的旅游爱好者已不畏艰险捷足先登,人们的到来只为一睹它那迷人的风采。
不可不见的几位大侠
布多:三圣如意食宿店的老板,日瓦乡小学语文老师。四郎刀登:稻城县旅游局长。
孙康平:稻城县新华书店经理,为人仗义豪爽,帮你找车不拿回扣。
罗大庆:稻城县旅游局特派员,在日瓦乡负责安排马帮,瘦并留有胡子。
央金:绿野亚丁的老板娘,热情而且美丽,讲一口流利的四川话,是众多男游客暗恋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