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纪念建筑,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之一、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的诞生地,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位于广安市协兴镇牌坊村。占地830余平方米。清末修建,1988年以来,四川省文化厅、广安市人民政府拨款进行了全面的维修。为穿斗木结构三合院农家平房住宅建筑,坐东朝西,青瓦粉壁,共17间。正屋未定型怕曾祖父修建,左、右厢房分别为邓小平祖父和父亲营造。正屋正中堂屋为邓家供家神、祭祖先、待来客之地。堂屋内陈列着邓小平从事革命活动的一些照片及全家合影,另右神龛1座、旧式木椅8张、木茶几4个。堂屋右一室为邓小平祖母戴氏住房;左一室为邓小平父亲邓绍昌(字文明)和母亲淡氏住房,左二室想外为一原形大门,室邓小平弟先修(邓垦)、先治(蜀平)、先清三人居住过的地方。右厢房中间为横堂屋,是邓家待客和兄弟姊妹聚会之所,现为一陈列室。横堂屋靠里的一间为邓小平卧室,1904年8月22日,邓小平就诞生与此,并在此住了15年。左厢房室邓家生产用房,有3间。正屋前方为长约17米、宽约2.3米、距地坝高约0.5米的通防檐。防檐上等距并列着四根木柱支撑屋顶,地面用青石铺成。防檐下地坝面积210余平方米,用青石镶嵌。旧居附近有邓小平远祖邓时敏(清乾隆元年进士及第入翰林院)老屋,人称“翰林院子”。邓小平幼时曾在此读书。另有一池(原为小溪)约数亩,邓小平少时常在此游泳。
故居正房大门上方悬挂着江泽民主席题写的“邓小平同志故居”金字匾,大门两侧为四川名作家马识途撰写的对联:“扶大厦之将倾,此处地灵生人杰,解危济困,安邦救国,万民额手寿巨擘;挽狂澜于既倒,斯郡天宝蕴物华,治水秀山,兴工扶农,千载接踵颂广安。”
故居陈列着大量珍贵的图片,分“革命年代”、“建国时期”、“动乱岁月”、“开创新时期”、“外事活动”、“休戚与共”、“92南巡”、“多彩情趣”八大部分,展现了伟人光辉革命历程和盖世功勋。
桂公网安备 450305020001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