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隐山六洞:隐山,原名盘龙洞.众山环立,林木葱茏,隐山隐于云雾荷花丛中,故名隐山。隐山六洞,即上有嘉莲、白雀二洞,下层东有朝阳,南有华南,西有夕阳,北有北牖四洞。朝阳洞内有天然钟乳人形,旧有副以老君之名,故又名老君洞;北牖洞有重刻、画圣吴道子观音像。隐山有摩崖石刻106件,以唐吴武陵的《隐山记》为最早。山东麓,有华盖庵,昔为佛教胜地,原有唐代高的十六尊者石刻像,形状各异,特点突出,十分珍贵。
观音峰:在西山公园西,海拨328米,相对高度178米,高度仅次于西峰。这里是摩崖造像的宝库,沿石磴可攀峰顶,道侧有佛像数十龛,百余尊、高者2米,小者数十厘米。半山脊有著名的毗卢舍那佛,为唐调露元年(679)李实所造。佛龛为天然石窟,高3.8米,宽2.6米; 像高1.20米,胸宽0.79米,盘坐莲台上; 台高0.52米。佛旁趺坐高0.9米莲花菩萨左右各一。下有“造像记”。不远处有西峰亭。西峰是佛教文物胜地,也是观赏 城西山水田畴、楼宇、云霞的好地方。
西山佛刻:西山在隐山之西,它是千山、立鱼、观音、西峰等诸峰连属,因处于城区之西,故名西山。唐初在西山建有西庆林寺,后名延龄寺,是我国南方五大名刹之一。当时香火很旺,摩崖造像甚多。现存二百多尊佛刻,都是唐代的作品。这些造像,形象温和、雕刻精美,最大的高约二米,最小的仅高五厘米。其中有唐调露元年的摩崖造像一龛三尊,造像清晰可见。唐会昌年间,毁灭佛法,西山的寺宇、造像遭到很大的破坏.现在所见造像,大概都是劫后所存,故均系残缺不全。
|